VeighNa手机App

著名的vnpy – 基于Python的开源量化交易平台开发框架,一直没有移动端。很多量化交易员一直期盼官方能推出手机App端来操作。但是官方晓优老板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社区来完成。

正好上海封城,又趁5.1假期,快速学习了一下后端FastAPI,然后用VUE开发了一个手机端App。

来几张截图吧。欢迎试用!有问题,联系Tony,WeChat: 540081584

已开源:https://github.com/haigangdeng/vnpy_app

vue调用FastAPI跨域问题

最近在开发vnpy的前端app,看了一遍VeighNa的webTrader的介绍,启动web程序后,用python调试了几个API接口,都是通的,觉得用vue实现起来应该问题不大。就新建了vue项目,开搞。

结果第一个接口就把我弄懵逼了,一直提示:has been blocked by CORS policy: No ‘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’ header is present 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.

我一直以为是vue的问题,在这条路上尝了好多解决方案,还是没解决。后来才发现原来是FastAPI的问题。

FastAPI默认是不能跨域访问的。

如果想跨域访问,需要在初始化app后,增加跨域中间件

添加引用
from fastapi.middleware.cors import CORSMiddleware
初始化 app = FastAPI() 之后添加
app.add_middleware(
CORSMiddleware,
allow_origins=[“*”],
allow_credentials=True,
allow_methods=[“*”],
allow_headers=[“*”],
)

完美搞定。

vnpy的目录是C:\veighna_studio\Lib\site-packages\vnpy_webtrader\web.py

第133行后添加这段代码,注意修改完后,要重启python运行环境。如果不知道怎么重启,重启电脑就可以了。

量化定制 之 18

最近有位老兄找到我,希望帮他开发一款BTC合约的机器人。他有策略。
根据他的需求,趁周末时间画了原型,然后确认了​产品PRD。
剩下的就是​Coding了。
搞了一周,终于交付。可以喝一杯放松一下了。
这位老兄用小批量测试了几笔,效果还不错,希望这老兄能发大财。
来个截图(部分界面)

如果你也有交易策略,但是不会开发软件,想验证自己的想法,可以联系托尼老师帮你开发。

目前可涵盖的市场有​:

  1. 股票
  2. 期货
  3. 数字货币
  4. 外汇

可提供的服务有​:​

  1. Windows桌面机器人,就像上面这位老兄的机器人,可以部署到服务器端​24小时的运行。
  2. Python机器人,可以方便的分析模拟​交易。
  3. Python量化分析,回测​。说到量化,最大的工作量在于回测及调参,这都是体力活​。数据分析会用到​Power BI。这也是​托尼老师的专业。

后续托尼老师会推出Python量化课程,欢迎报名
《Python入门》
《量化交易的步骤》
《认识技术指标》
《策略研究》
Wechat:540081584

愿世界和平,百姓平安

去年夏天带家人在浦东世博园有一家叫“Hello 基辅”的饭店吃饭。里面服务员厨师都是来自乌克兰。饭店环境不错,做的菜味道也很好。吃饭的时候,来自乌克兰的客人邀请服务员跳俄罗斯舞,还有人拿着巴拉莱卡伴奏,很有民族味道。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,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今天突然听说俄乌之间发生了战争。
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。一位父亲将女儿送上公交车送往安全地带并与她告别。他自己留下来参加战争,保家卫。让人泪目。不管战争结果如何,受苦的都是百姓。兴亡,都是百姓苦。

与“美”的再次接触

来HB一年有余,除去繁忙的工作,基本没有闲暇的时光,细细想来,已经好久没读书了。而且HB提倡的是一种理性思维,可以说是与“美”相去甚远的一种“文化”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潜移默化的与“美”渐行渐远。不知“美”为何物,满脑子都是程序化的思维模式。人,渐渐变成了机器人。
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,突然有一位有文化的,懂“美”的同学加入。幸哉,甚是幸哉。
辛丑岁末,趁大家放假休息之际,他给我们讲了一堂非常生动的关于“美”的文化课。从摄影,瓷器,字画,历史,地理,宗教,名胜,古迹,博物馆藏品,现代广告片等等,各个角度去发现美,去体验美,去体验中国上下五千年那厚重的文化。讲解的非常生动,就像进入历史的文化长廊,历史浮现在我们眼前。中国那种独有厚重的文化扑面而来。
当讲到敦煌莫高窟的时候,莫高窟的那种多民族,多宗教的文化交融,体现在建筑,雕像,壁画,甚至是地名中,敦,大也,煌,盛也。记得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第一篇就是写的敦煌,他主要从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写起,大量的敦煌文物被帝国列强洗劫而去,批判王道士没有好好保护文物。如今我们从残留的文物中通过,宗教,艺术,雕塑等不同的角度观看敦煌,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厚重的文化。敦煌莫高窟是承载了1000多年历史沉淀的古迹,是叠加了1000多年历史的敦煌。
当讲到清明上河图,那种宋朝的繁荣景象跃然纸上,对研究宋代历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四大文明古国中,唯一完整延续下来的,就是中国,所以中国的文化,是非常深厚的,谈中国文化必然要带到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去谈,空谈文化是空洞的。想起几年前跟几位瑞士人谈《三国演义》,我讲到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合久必分,他们都很茫然的看着我,也许是因为我翻译的不够好。但是我能理解他们,他们的历史,就从来没有过分和,只有战胜或者灭亡,他们没有中国文化的熏陶,对中国的历史知之甚少,很难理解三国的精彩。
听完课之后,我们相约年初二游览上海博物馆。在上海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大克鼎,青铜器。后来观赏陶瓷,沿着历史的脉络,从商周时期的陶器,到两晋南北朝的陶瓷,到唐代三彩,到百花争艳的宋元陶瓷,到元明清的青花。各个藏品,漂亮至极。
后来又参观了民族服饰馆,各个少数民族的服装,也是漂亮至极。
许久不见“美”,许久不见文化人,这次假期在文化大师的带领下,突然的与“美”、与“文化“两次密切接触,一下子又重新燃起了我对文化的兴趣。山东人,内心骨子里对文化有天然的崇拜,文化在家庭中也占据着崇高的地位。我又把家里书架几百本书重新梳理一遍,重新归类。当吃完晚饭后,我会拿出一本书有模有样的读起来,其实不在于读什么,而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“文化”的环境,让她在文化的气息中耳濡目染。“文化”不是学出来的,是内心散发出来的气息。
假期一晃而过,细细品味这两次在大师的带领下与“美”的再次接触,甚是开心。重新读书,重新看马未都,看窦文涛,看高晓松。。。。
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也许在苟且的缝隙中,也有发现“美”的机会。

“天青色等烟雨,而我在等你”

相传,只有等到下雨天温度和湿度刚刚好的时候,才能烧制出汝窑瓷器的天青色,因为天青色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非常高,很难烧制出来。但是雨天不可能说有就有,所以那些瓷匠就要一直等呀等。直到看到远处天空变暗,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,迅速架火起窑开始烧制。出来的颜色才会是天青色。

猜一猜下面这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值多少钱?猜中有奖